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3万特种设备的 “安全守护者”

 
■余杨(右二)在游乐场检查特种设备

无论是我们每天乘坐电梯、游乐场里的过山车,还是工厂里的起重机、锅炉,都是特种设备。这些特种设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万一发生事故将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东莞,登记在册特种设备有23万余台。这个规模已经超过部分省一级的特种设备总量。

从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以来,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机电设备科副科长余杨就一直从事着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面对如此庞大的特种设备数量,余杨并没有畏难和退缩。十多年来,他依然满怀着初心,坚守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线,为维护安全生产和人民利益奉献青春,践行使命。

2019年7月1日,市委组织部通报表彰全市“百名优秀共产党员”,余杨榜上有名。

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多年前,东莞曾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电梯安全的监管改革,明确了电梯的“使用权者”,厘清了电梯安全的责任链条,让“使用权者”对电梯的日常使用和管理更加上心;还给电梯买了保险,万一电梯发生事故或因故障造成损失时,有保险赔付,不仅减少了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损失,还有效保障了乘客的权益。

而余杨,正是这个“开创先河”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方案等系列材料的起草者之一。“时间紧、任务重、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借鉴。”回想起当年的各种困难,余杨记得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不搞“闭门造车”,而是充分走访调研:与电梯生产企业、物业管理公司、企业负责人、一线员工充分交流,耐心倾听,了解各方的实际情况,更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在方案设计时,他也充分考虑到了镇街政府、行业协会、职能部门等单位的工作职责,力争形成工作合力,不搞单打独斗。

在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协商后,他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助力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工作方案,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他还认真总结并提炼了工作经验和问题建议,为领导决策做参考,为改革推广做准备。最终,这个具有借鉴意义的改革实践,以电梯安全监管的“东莞模式”向全国推广。

电梯运行安全“金牌调解员”

每天,我们都要搭乘电梯上下楼。东莞电梯总量已突破13万台,这意味着全市登记在册的特种设备中,超过一半都是电梯。如果电梯时常“惊魂”,广大市民可吃不消。

保障全市13万台电梯安全运行,正是余杨日常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某小区电梯发生故障了,“可不能一停了之、一封走之”。电梯停了,每天要乘坐电梯上下楼的居民怎么办?

余杨宁愿自己在现场多等一下,晚一点再下班。等企业完成整改,自己也逐项确认符合要求后,就当即恢复电梯运行。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居民们的正常乘梯需求。

对于那些确实短时间内完不成整改的,他会要求企业制定整改计划,并张贴告示,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做有温度的执法者。

拥有多年电梯安全监管经验的余杨深知电梯运行安全当中的诸多难题。

比如,某小区在新房入伙期间电梯故障频发,物管公司认为是业主运输装修材料时损坏了电梯和维保单位维保不到位使然;而业主认为是物管公司管理不当和维保单位未及时维修导致的;维保单位则认为是物管公司维修资金拨付不及时、造成电梯无法维修。三方各有说法,互相推诿,导致电梯无法正常使用,业主到处投诉。

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候,余杨把矛盾冲突的三方约到了一起——听取各方的诉求,再逐一摆法律、讲道理,苦口婆心劝各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余杨这位“金牌调解员”的“调解”下,最终各方达成了一致,保障了居民的乘梯需求和乘梯安全。

特种设备安全的守卫者

过山车、海盗船……东莞大型游乐设施运营单位数量全省最多,设备数量也不少,仅次于广州和深圳的数量。这些也都是余杨要牵挂和操心的工作。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让他们高高兴兴地乘玩、安安全全地回家,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好安全监管工作,“容不得有半点闪失!”负责这项工作以来,余杨无不保持着如履薄冰的心态,时刻警醒。

众所周知,大型游乐设施平日使用少、周末和节假日使用频率特别高。针对这一特点,余杨不得不主动放弃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到游乐园突击检查。“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倒逼企业主动落实好安全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