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国产特种钢是这样“炼”成的

 

甘肃酒钢集团不锈钢团队在监测剃须刀用不锈钢生产情况。 受访企业供图

打破垄断——

天材科技技术人员在观察轧制中的“手撕钢”表面质量。 受访企业供图

圆珠笔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物品,可就在几年前,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名从业人员、年产400多亿支圆珠笔的中国,在核心原材料笔尖钢上曾长期依赖进口。

破垄断、填空白固然令人欣喜,但对企业来说这笔投入是否值得?毕竟研发成本动辄上千万元。

据了解,圆珠笔头主要由球珠和球座体两部分组成。球珠一般用碳化钨材料制作,中国能造,还大量出口。但托举这颗小球珠的球座体,就是我们常说的“笔尖钢”,中国长期无法自主生产。

以生产高端产品为契机,带动公司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与青拓集团发展方向不谋而合。“以前我们的产品中,普通钢材比重高,高精尖产品少,研发笔尖钢彰显了公司扭转这一局面的决心,青拓要覆盖不锈钢领域每个钢种,尤其是高端产品领域。”孙勇伟说,“在攻克笔尖钢过程中,工艺精度、技术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这为企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北承德积极发展钒钛特种钢产业,引导特种钢制造智能化发展,实现特种钢材生产自动化把控,提升产品品质。图为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无缝钢管厂生产车间。 王立群摄(新华社发)

去年,酒钢宏兴投入科技经费27.3亿元,开展科技项目139项,新增专利受理261件,科技成果转化率近70%。“公司实现马氏体、双相不锈钢产品的全系列供货,市场占有率超30%,高端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建筑装饰用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等多个钢种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科技创新中不断提升品牌力,擦亮了酒钢产品的金字招牌。”马国财说。

刘艳平认为,客观地说,在特种钢材的不少细分领域,中国企业和国外“隐形冠军”还有技术差距,作为追赶者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从踮着脚摘取低处的果实做起,才能逐渐掌握突破更尖端产品的能力。中国企业已经在不少“卡脖子”领域开了好头,上下游还需凭着匠心与恒心,去开创中国钢铁行业的光明前途。

产品价值并非全由厚度决定,用张泽的话说,“西瓜也能比榴莲贵,无籽、甜度高、口感好的西瓜就能卖出高价”。“一款客户定制的0.07毫米‘手撕钢',对钢材平整度要求十分苛刻,钢材下不能塞进A4纸,这种产品吨售价达10万元左右,与0.03毫米‘手撕钢'价格相近。”张泽说,这源于公司的深度定制能力。由于“手撕钢”大多应用于新兴产业,下游需求与上游制造能力之间可能存在错位。产品必须与市场深度结合,上下游充分协作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国产特钢有待更进一步

混改以来,天材科技给了一线员工更大自主权,鼓励大家参与技术和产品研发。张泽从那时起将目光瞄准前沿产品“手撕钢”。“我们的设备并不落后,怎么就造不出‘手撕钢'呢?”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他和同事们一边保证正常生产,一边利用工余时间搞创新。从0.08毫米做起,0.07毫米、0.05毫米、0.03毫米,直至稳定量产0.02毫米“手撕钢”,“厚度每降一个规格,难度成倍增长,利润也大幅增加。”张泽说。这个名叫精密带材制造部的生产车间,每年产出全公司近九成的产值与利润。

从“大路货”迈向“高精尖”

依靠企业多年积累的马氏体不锈钢开发技术储备,历经两年多艰苦攻关,酒钢不锈钢团队研发的超高碳马氏体不锈钢6Cr13问世,一举打破高端剃须刀用不锈钢依赖进口的局面。

撬动市场——

大到飞机火箭、船舶汽车,小到剃须刀、圆珠笔,其生产制造都离不开性能各异的特种钢材。特种钢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是衡量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国是钢铁产能和消费大国,但“大路货”多、“高精尖”少的局面曾长期存在。一边是产能过剩,一边又不得不进口国外的高价钢。

“从市场反馈来看,青拓生产的圆珠笔书写出墨量稳定,耐腐蚀和耐磨性能良好,总体质量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拓笔尖钢已占据当前国内30%左右的市场,我们的目标是国内市场份额的八成以上,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前景光明。”孙勇伟信心满满。

来自企业的声音证实了这一点。“中国不锈钢市场竞争已十分激烈。地处大西北的酒钢宏兴,由于物流、产能等多方面因素,与中东部地区钢铁大企业相比没什么优势。”马国财说,“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推动‘大路货'向‘高精尖'迈进,成为我们的必由之路。”